当前位置: 首页   >   异域教育   >   正文

加拿大教育发展现状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作者: 国际交流中心   信息来源:全国职业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网   发布时间: 2017-11-14

 

编者按:加拿大有着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先进的办学理念,在北美乃至全世界都堪称一流。加拿大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201610月底,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组织高职院校领导赴加拿大考察培训,深入百年理工学院、圣力嘉学院、多伦多市汉博学院、道格拉斯学院开展交流合作与学习培训,对加拿大的教育体系、运行管理、专业设置、师资建设、校企合作等有了系统了解。本文总结加拿大职业教育的办学经验和成果,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高职教育改革的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优质院校建设和促进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思路。

 

一、加拿大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为学生提供多次选择的机会

1.加拿大的各类高等教育相互贯通,形成“立交桥”。

加拿大有163所公立及私立的大学,有183所公立和私立的学院。大学主要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学院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学生通过十二年的义务教育(高中)之后,可以自主选择大学和学院,学生按照兴趣和需要选择学校。近年来,加拿大选择学院就读的学生约占总数的55%,选择到大学就读的约占45%,大学与学院没有高低之分。学院办学学制从一年至四年不等,有证书、文凭、学士、研究生班等多种形式,其中证书课程是直接面向岗位需要设置;文凭课程分两种,一种是学习2年或者3年,较系统完整地学习某个专业的课程,拿到毕业文凭后可直接就业,另一种是学习2年拿副学士学位,其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转学分到大学读书,所学的课程不是某个专业完整的学习。学士课程一般是学四年,研究生班文凭主要针对已拿到本科(或专科)及以上文凭的学生,为了能更好就业而设置的1-2年的课程,有的学术类学士、硕士、博士毕业后不好找工作,就来读此类研究生班,读完后因专业与社会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因此找工作就比较容易。加拿大学生高中毕业后可有三种选择,一是读学院,便于就业;二是读大学,往学术方面发展,继续读硕士、博士,今后从事研究工作或到高校当教师;三是直接就业,到公司就业当学徒,在工作中学习,到学院或工会培训中心进行课程及技能学习,也可以到学院就读,攻读专业证书或毕业文凭。大学和学院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兴趣,以及各高校的要求选择就读,也就是说,加拿大的高等教育体系的“立交桥”是通畅的,它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多次选择的机会。

2.转学分及质量标准的认定。

在加拿大就读学院与就读大学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其原因有:一是大学“宽进严出”,淘汰率非常高。加拿大的高校录取没有全国或全省统一组织的高考,而由各高校自行确定标准录取学生,高校会根据对各高中学校教育质量的把握,按高中毕业成绩及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录取。而进入大学后则是“宽进严出”,即便是被加拿大一流大学录取的学生,在四年学习过程中,其淘汰率也是十分惊人的,一般大学一年后会有30%~40%的学生会因成绩不达标而退学,考入了大学并不是进入了“保险箱”。二是学院学生转学分进入大学的渠道畅通。一些选择进入学院就读的学生并不是因为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达不到大学的入学条件,而是出于就近择校方便及学院收费低等原因而选择就读,学院与大学之间转学分是由双方学校院系级专业负责人在定期协商的基础上由学校签订课程转学分协议,具体明确转学分的课程、名称、内容、标准及成绩要求等。在学院两年内学习的转学分课程最多可转60个学分到大学,超出两年的学分不得转入大学,学生学完一年的课程后就可以提出转学分申请,大学批准后就可以转学。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教育部门牵头对省内学院与大学之间课程转学分进行专门协调,并在教育厅网站开出专页向社会公布,以利于学生择校择专业择课程。大学会根据对学院专业及课程教学质量的评判,明确转学分的具体成绩要求,也就是说,同一所大学同一专业的同一门课程对不同的学院转学分的成绩要求是不一样的,各大学会根据各学院的教学质量适时调整转学分课程的成绩并督促各学院提高转学分课程的教学质量,这种做法非常务实。

(二)政府主导,引导高校提高办学质量

加拿大的联邦政府按照宪法规定不直接管理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隶属省政府管理,高校拥有高度的办学自主权,安大略省教育部门对公立高校的办学质量主导性强,并通过第三方评估、审核,引导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定期检查教学质量,以符合产业的发展需要。各高校注重以自评为主,强化自律,自建评价体系,教育部门适时通过第三方评估公办院校并对社会公布以下五个指标:学生毕业率、学生就业率、在校生对学校的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雇主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政府引导高校差异化发展,要求高校在发展战略中明确全面发展的基础、方向、优势、重点发展的学科及专业,政府鼓励高校立足自身优势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不提倡高校间恶性竞争,争夺资源。公办高校开办的专业,一般在战略规划中都有明确,政府认可后给学校拨款,若学校在发展中要开设新专业,经政府认可后才会拨款。学校若要自办专业,不必经政府认可,自筹经费即可。教育部门要求高校在专业质量保障体系和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审核体系两个资格框架下自主办学,并认为在统一资格框架下办学才能确保学生毕业时会拥有应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才能确保不同学校之间培养学生质量的一致性。

1.如何开办新专业。

公立高校必须参照政府的规范要求去做,从证书课程、初级文凭(两年制大专)、高级文凭(三年制大专)、本科、研究生班、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均要明确入学要求、学制、培养计划、目标,并要有具体的描述,不能泛泛而谈。对开办新专业除报上述材料,还要满足三个要求:一是要有明确的职业学习成果;二是要有帮助学生就业的软技能;三是要有通识教育课,即人文社会科学开设哪些课程,从而培养符合社会、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使学生综合素质适应全球化社会的要求。以上三方面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具体明确为专业能力、软能力和通识教育三个部分,在上报专业申办申请书中对不同专业的专业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但对软能力和通识教育的要求是相同的。在安大略省不同高校同一专业对专业能力的要求是一致的。软能力主要是指沟通、判断、人格发展、人际交流、计算、信息处理、解决问题等能力。通识教育主要指公民教育、社会文化理解力、人际沟通理解、艺术审美、科学技术知识等能力。在设计专业时,学校要列出证据证明以上能力培养全部已纳入培养计划,才能得到教育部门认可。百年理工学院将“全球公民与公平”纳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以培养学生成为全球公民,维护公平正义,这成为百年理工学院的一大特色。以上材料报第三方机构评审,第三方机构拿到报告后会根据专业名称、市场需求、学校办学能力、学生情况、学习成果与学习目标是否一致进行审核评估,并报教育部认可后才能拨付经费给学校,在整个过程中,学校要证明自己的方案可行及优势,并与政府签订协议。

在学校层面,专业课程的设置要经过“五关”审查,即:教研室及系、二级学院专业委员会、校内教学大纲委员会、校学术委员会、校董事会审定,校教务处执行。这当中每一关的任务都是挑刺,这样就可以杜绝课程及内容的重复和遗漏等情况发生,其中邀请第三方专业委员会来监督指导很重要,专业委员会成员一般都是请行业内专业人士、雇主及培训部门负责人,他们要检查教学大纲是否符合行业协会标准,也会到校听课并提出意见。

2.专业评估。

专业评估分两类:一是年度专业评估。学校根据招生人数、学生情况、学校办学能力、市场需求、专业能力、软能力、通识教育等情况,依靠主要指标开展评价,并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纳入年度评价。二是以五年为周期的专业评估。专业评估时,系部要提供材料证明人才培养的过程及成果与政府的要求是一致的。评估组会开展问卷及访谈调查,向教师、学生及专业咨询委员会了解情况,了解市场对专业的需求,了解课程开设与产业、行业发展需求是否一致,了解教师教学及学生成果的情况,了解学生对教师及课程的意见。评估组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弄清原因及核心问题。此评价是实效性强、相关度大、深入度强的评估,它有利于适时调整课程及内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需求。

各省教育部门对所辖公办高校的拨款专业均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对各专业均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及学习成果要求,并与办学宗旨相适应。不同高校同一专业的办学质量均是一致的,因为各校会认真按照制定的标准严格执行。各校间达成共识——凡经过专业评估认证过的学校,专业办学的质量是可以相互认可的,对此大家不会心存疑虑。

3.院校办学质量评估。

校院评估是对学校的综合性评估,学校在自评报告中要明确专业质量如何保证,专业教学如何与政府要求相一致,如何开展教学、教学评估,如何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如何监管教学质量,如何提供和分配教学资源,院校办学质量评估中关键绩效指标有五项,即:学生毕业率、毕业生就业率、雇主满意度、在校生满意度、毕业生满意度。以上各项指标均由第三方机构完成,所有高校均重视这五项指标,从这些指标中可以看出高校办学的质量水平与层次,这些指标也会影响到政府的拨款。

(三)教学突出能力导向和素质提升

1.将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升融入到教学中。

只有重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建设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如何把能力培养融入教学过程是一件很有“门道”的事情。在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中,将课程教学内容与提升学生素质紧密结合,形成完整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统一体。如在财务管理课程大纲中就明确要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能力,即:分析决策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社会影响能力,公民意识、可持续发展及国际视野,并结合课程内容在学习成果中明确了对四种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对学习成果还分了层级,通过制定“能力培养、学习成果、成果级别”表,将学习成果对学生四个方面的能力提升要求明细化、精准化,从而为提升教学质量明确了具体操作路径和目的地。其核心意图是通过课程的学习来提升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素质,从中也能清晰地看到把能力、素质的培养融入课程学习之中。

2.教学方式方法多样,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是一个创造性传递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传递。学院一般采用小班教学,人数为30~35人,教师与学生了解深入,教师注重研究学生的特点和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教学。卡普兰诺大学的教师认为被动学习的人“挂科”比主动学习的要高1.5倍。因此他们强调要将主动学习观贯穿到学习的方方面面。而什么是主动学习呢?这就要讲一下“学习金字塔”,即:人们学习就像金字塔一样是分层级的,听课、阅读、看视频、看展示、讨论、动手实践、帮助他人学习是由低到高逐级向主动学习的高层次递进的。而其中的讨论、动手实践、帮助他人学习属主动学习的范畴。因此,在教学中注意采取讲课、学生讨论、团队完成项目、学生演讲、实践操作等形式开展教学。如:卡普兰诺大学旅游学院的教师给旅游专业的学生布置了一个团队作业,要求班上同学56人组成一组,自行设计制作一个“旅游景区开发实物模型”,其中一组同学经过查资料、构思、讨论、确定方案、购买材料、模型制作,最终做出一个功能分区明确、设备齐全、景观美丽的景区实物模型,被老师评定为优秀。学生通过制作实物模型的全过程,主动学习了景区规划开发、经费预算、动手制作、团队合作,提高了沟通交流、合作、决策、计算等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事物的激情与能力。

3.教学注重过程管理,考核严格。

加拿大的高等教育水平在北美是高水平的。这种高质量与严格要求和严格考核分不开。如:进大学一年后一般会有30%~40%的人因为成绩达不到升学的平均绩点(GPA)要求而退学。第一年学生成绩达不到要求,学校会给予警告,下次成绩再不过关,就得转到大学认可的学院去学习,对低分科目进行补学,成绩过关后又能继续升学。有的学院规定,如果一门课程连续两次成绩是C甚至D,则需经系同意才能继续学习,否则,劝其退学。学生每一门课程的考核一般由平时作业及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团队作业、讨论等组成,期末考试成绩一般约占总成绩的30%左右,这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对平时学习的重视,那种平时玩、期末苦一下,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在这里是绝对行不通的。有的学校上课3周以后,就要评出学生10%的成绩,以此来检查学生是否适应学习及存在什么问题,对学生早提醒、早警示,也让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心中有数。这种注重平时考核的机制逼迫和引领着学生们把刻苦学习的劲头贯穿到学习的全过程,这种考核机制下的学习效果提升自然是水到渠成。

(四)师资队伍建设落实落细,形成长效机制

卡普兰诺大学引进专业课教师注重有行业、企业的实践工作经历、一般要有7年以上的实践工作经历,并真心愿意从事教育工作,在学历上一般要求比所教学生高一个档次即可,并不一味追求高学历。在引进所有教师时均要求上示范课,教师入职头两年要指派2名老教师与本人组成3人团队,听课并进行具体指导。学院对专业教师在科研上没有硬性要求,主要以教学工作为主,全职教师每年一般要教8门次课,每周约4小时左右上课及辅导,一年上课300多小时。所有教师每五年必须要提供教案交教学委员会进行评价,教师根据问题进行整改。学校把每年的5月确定为教师培训专门月,通过一个月的培训,教师要写出报告,说明自己的收获及对教学改进的设想。

每年每个教师要有学生、同事、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的听课评价,教研室主任和系主任均要听30分钟的课,并给教师打分,满分5分。对在校十年以上的教师要求得4分以上,若分值低,系主任会写信给教师本人希望他改进,若第二次听课仍低于4分,会安排专门教师来指导,若再有第三次打分低于4分的情况,教师就得走人。

教师的培训形成长效机制,分类实施,长期坚持。汉博学院对在职、兼职、青年教师以及听课评价中存在问题的教师均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同时学校有专门机构及人员会适时与教师沟通、听取意见,根据教师诉求组织培训。对教师的培训细分成若干层次,针对性强。如:如何备好课,如何使用PPT,如何出考卷,如何评判学生成绩等。

(五)以学生为中心的全员服务工作到位

卡普兰诺大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围绕帮助学生成功制定战略规划并实施,并从始至终坚持两条理念:一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及其需要出发看待专业学习,进行专业设计;二是学生成功是全校所有人的职责。帮助学生成功不只是某几个部门及人员的职责,教师和员工人人有责,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实现帮助学生成功的目标,教师负责教学,学生课后需要的服务就要由其他员工来完成。教师要关注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诊断评价,应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对学生帮助大,而不要等到期末才来检查要求学生,那时可能为时已晚。教师发现学生有问题,要与相关人员联系,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全员合作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成功。

通过建立学生成功中心,在图书馆提供各种学习服务,拓展对原住民等特殊群体学生的支持,让他们学习生活更便利。营造浓厚的让学生参与的校园文化氛围,在课外时间把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结合学生的需要组织开展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加学生对学校的情感、认同感和融入感。比如:开展如何选课、如何找工作等辅导及邀请校友返校交流,让学生感觉到被重视。学校还通过开展就业辅导、数学辅导、英语辅导、提高写作能力、一年级新生适应项目、同辈辅导、专业学习技能辅导(如何考试复习、如何管理时间)等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或水平。其中,同辈辅导是指建立高年级学生辅导低年级学生或成绩好的学生辅导成绩差的学生的长效机制,实施的效果非常好,双向受益,共同提高。学校还邀请专门部门在学生中开展调查问卷及访谈活动,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并将调查情况反馈给教师本人以改进教学。建立跟踪学生成功的数据系统及研究工作来提高学生的成功率。建立体验性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让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就业,服务社会。建立教师学习制度,在教研室组织教师开展学习交流,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讨论,寻求能真正帮助到学生的途径和办法。教师努力营造鼓励学生提问的氛围,创造双向交流的良好环境,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六)重视国际合作交流,培养全球公民

加拿大现有3600多万人口,990多万平方公里,人少地多,生源有限,高等教育水平在北美堪称一流。加拿大许多省把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作为一个产业来做,加拿大高校均高度重视国际教育合作,紧紧围绕培养全球公民,营造多元文化氛围,增加学校收入来开展工作,同时也为加拿大引进高素质人才,补充社会劳动力提供保障。

道格拉斯学院把国际合作交流看作是培养全球公民,把世界先进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的有效举措。认为教育国际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必然,国际教育不但是一种手段,更是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的目标是让单面人变成全面人。要把国际上的联系变成伙伴关系,只有当对国际教育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达成合作。该院用国际教育牵头改进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现技能和思路与国际标准接轨。

卡普兰诺大学在国际合作中展现出成熟老练的处世风范,坚持三条标准:一是要与所在省的岗位需求计划相符合。国际人才的培养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出的学生要好就业、可创业,能创造更多的岗位;二是要与所在省的科技发展计划相符合。人才培养要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服务、旅游、资源开发等重点产业的发展结合,开办专业要有产业发展需求,要与产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三是要与省国际化发展战略方向符合。省里对国际化人才流动,无论是输出还是输入都有明确的先后排序,学校要顺应这一需求,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培养、引进、输出人才。

加拿大的学院在国际教育合作上坚持以我为主,服务加拿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强化市场导向,动态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与加拿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对国际合作目标清晰,思想重视,认识到位,队伍专业,管理规范,举措得力,吸引力强,我们所到高校的国际生达学生总数的10%~30%,其中,中国和印度学生居多。

二、启发和建议

(一)尽快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构建适应国情的“立交桥”

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但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也存在着结构性问题,比如严进宽出、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模式导致许多青年学子在步入大学后的人生最佳学习时段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各层(类)学校之间无法很好衔接的“断头路”问题导致职业院校学生发展途径不畅。这些瓶颈问题是制约我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因素,需要国家层面尽快完善政策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体系。

(二)坚定走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发展之路

加拿大的职业教育比较发达,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也十分明显,社会认可度也比较高。我国处于工业化的关键阶段,“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的推进必然需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高职院校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虽然目前高职发展的社会环境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看,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强。作为国家示范和骨干高职院校,我们必须坚定发展的定位与定力,努力练好内功,以奉献促社会认可,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拿大的学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服务行业企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高校的发展定位实际、各展优势、错位发展。专业定位面向市场需求,灵活而丰富,满足社会需要。课程设置定位行业需要,以行业标准来决定课程内容及教学内容。从中看到,我们已经实施了多年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理念与其相符,但深度还不够,具体保障机制不到位,这就要求学校把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做细做实,切实把先进的理念真正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标准中。期间要面向未来,以提升学生能力素质为核心开展教育活动,要把行业企业融入人才培养真正纳入顶层设计,建立长效机制,构建富有实效的沟通实施机制,把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具体落实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目前,我们有了新的理念,需要把这些理念化为具体的措施,一一落实,抓出成效。

(三)建设师资队伍培训长效机制,分层分类组织实施

 

加拿大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经常性地开展系统的内部培训,值得借鉴。我们开展教师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不够。下一步应将校编制内教师、外聘教师的培训纳入一盘棋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培训规划,分期分层分类分级实施,形成长效机制。对新进教师、青年教师,学生评教中存在问题的教师要组织专门培训,要把教师培训当作一项日常工作来抓,强化针对性、实效性。把师德师风建设与能力建设融入培训要求之中,要细化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吸引力,切实让受训教师拓展视野,提升境界,增强修养,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具体教学技能。要把抓提高教学质量从重点抓学生向抓教师与学生并重转变,切实把教育人先受教育的思想落实到师资队伍培训中。

(四)突出学生核心能力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

1.研究学生核心能力,融入课程标准。

加拿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学院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并通过评估引导各校将具体能力、素质培养写到课程标准之中。任何事物发展均有规律可循,在把握规律中抓住重点是关键。而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要培养学生具有哪些核心能力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教学中往往是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和传播,而弱化或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对学生应具体哪些关键能力研究不深,把握不够。教师虽然在辛苦授课,但对要培养学生的哪些核心能力不够清晰、具体、明确,这个重点若把握不好,课堂就是灌输的场所,而不是思想迸发和能力提升之地。卡普兰诺大学注重通过多种形式结合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值得借鉴。该校在课程中对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素质有非常具体的成果描述,如: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能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层次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既能当好团队领导,又能当好团队成员,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培养学生批判能力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树立“作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的思想,敢于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本质,树立问题导向的意识,将发现问题与大胆创新有机结合,鼓励学生提问题,深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决策及创新能力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整合学习的知识、方法来分析判断决策,并以结果为导向,大胆创新,提出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方案。由此可以借鉴加拿大高校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分析创新决策能力、批判能力、公民意识、可持续发展及国际视野等作为课程教学的要求,认真分析各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认真加以细化,写入课程标准,让教师们清晰而明确,并通过做作业、测验、团队合作项目、小组讨论、演讲等方式,加以落实。

2.深化课堂改革,创新课堂教学。

要以教学课堂创新为切入点,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要坚持在面授中激活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其创新能力。要通过组织学习讨论,提升教师对课堂讨论、团队作业等教学环节的认识水平,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组织示范观摩课,将课堂讨论及团队作业等作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加以落实。要克服将课堂讨论、团队作业等当做一种简单的教学形式的错误认识。要把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批判能力、分析决策创新能力、公民意识、国际视野等的培养融入其中,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参加课堂讨论、团队作业等过程中去感受不同思想、观点的碰撞,从而学会如何求同存异,抓住要害,统一思想,大胆创新,在学习讨论与团队合作中拓展视野,提升培养,扩大胸怀,提升能力。

3.强化过程管理,严格成果考核。

国内高职院校学风不太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认为平时刻苦学不如期末按教师划的重点苦背、苦做。在加拿大所学课程期末考试占30%,期中考试占25%,团队作业占20%,平时作业及小测验占15%,课堂讨论占10%,加大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力度,只要方法得当,严格执行,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在教学改革上可以加大对学生平时成学习的考核分值,采取多形式的考核方式评定成绩,严格标准,不搞期末“一锤定音”的考试,并将此想法落到教学工作的全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引导学生奋发向上。

(五)服务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亚投行”等战略的推进和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提升,资金、技术、人才走出国门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支撑,目前高职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远远不能满足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对人才的需求,需要我们尽快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为国内外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相应专业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通过三周的考察培训,全团17所高职院校与加拿大的院校在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上均有了不同程度合作的意向:合办专业、学生双向短期交流、教师双向交流、教师证书课程引进、课程标准引进、“3+N”模式的探索等。总之,国际合作交流的大门已经开启,更进一步的工作正在深入,此次赴加拿大的学习考察定能在不远的将来结出丰硕的成果。

原文网址:https://www.cevep.cn/cms/shtml/xwzx/784.shtml